[时间:2012-03-28 22:44:53] [字体大小: 大号 中号 小号]
信息来源于:不锈钢法兰网:www.rkflange.com/
锻造是温州的传统产业,历史上就曾有“一斗芝麻铁匠”的传说。该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锻造业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以锻压业为主的支柱产业,锻造产品以法兰为主,行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温州也因此于1999年被国务院特色之乡评定委员会授予“中国锻造之乡”的美称。目前,全县从事锻压的人员3万余人,锻造企业千余家。但是,其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核心技术依赖外援,工艺水平低,铸件质量差,铸件加工余量大。由于缺乏科学的设计指导,工艺设计人员凭经验难以控制变形问题,铸造的加工余量一般比国外大1—3倍。
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高。每生产1吨合格铸铁件的能耗为550—700公斤标准煤,国外为300—400公斤标准煤,每生产1吨合格铸钢件的能耗为800—1000公斤标准煤,国外为500—800公斤标准煤。据统计,铸件生产过程中材料和能源的投入约占产值的55%—70%。铸件毛重比国外平均高出10%—20%,铸钢件工艺出品率平均为55%,国外可达70%
环境污染严重、作业环境恶劣。除少数科技型企业生产设备精良、铸造技术先进、环保措施基本到位以外,多数企业生产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一般很少顾及环保问题。生产的粗放型特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生产现场环境恶劣、作业条件差、技术落后、粗放式生产的铸造企业占60%以上。
由于锻压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管理不规范问题,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和办法较少,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还较弱别是2005年以来,印度、越南等很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入到锻压行业的竞争潮流中,使温州锻压企业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临着新的成长考验和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
技术上依赖国外,资源优势、人力优势、价格优势又受到印度、越南等国的威胁,定襄法兰锻造业的生存问题日渐紧迫。如何做强做大区域性法兰锻造主导产业,不断满足企业对产品形象或品牌形象塑造的要求,扩大法兰锻造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实现区域性锻造业传统产业的二次腾飞?唯有通过技术创新,改良产品。
分析温州法兰企业现状,千余家企业的规模都普遍偏小,产量最大的不过5万吨,产值仅7.3亿元,所以单纯依靠企业自身来进行技术开发,非常困难。而且所有企业生产工艺相近、产品类同,重复开发浪费严重。所以政府出面,搭建一个共性技术平台,对温州法兰锻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基于这些考虑,温州科技局已拟定了建设锻造技术创新体系带动了区域性支柱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步规划,通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人力、资本和市场优势,突出集群的特点,促进区域化产业聚集,集团化龙头企业壮大,使区域性的千余家锻造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集聚,实现基础配套、特殊工序装备、检测设备、信息网络、环保设施等资源共享;在企业、产品集聚的同时,实现信息的集聚、人才的集聚、技术的集聚,竞争力的集聚,产生高科技产业化效应。
上条新闻:关于法兰热处理相关知识:
下条新闻:深化锻件法兰合作,树立长远发展目标
Copyright ◎ 2011 浙江瑞康法兰制造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温州聚宸网络